談談我欣賞的作家吧!
卜洛克一直是我最愛的作家之一,比起許多知名的推理作家,或許他寫的東西有些太過表面,少了一些推理邏輯上的深度,但是,我卻相當喜歡他描寫紐約的風景、馬修史卡德參加匿名戒酒協會時不斷自我辯證,以及他面對人性時的喃喃自語,這些片段都是我認為卜洛克小說之所以好看之處,也比一般的推理類型小說多了一番人文深度。
雖然我從來不是偵探小說迷,讀過的偵探小說也屈指可數,但卜洛克的小說與其說他寫的是偵探小說,毋寧說他寫的是發生在城市的各種人的故事,更全面、也更人性了些,就像已故偵探小說大師錢德勒說過:「把謀殺還給真正有理由這麼做的人,而不再只是提供一具屍體。」我想就這一點,卜洛克的小說處理的算是相當成功。
而卜洛克在他的馬修史卡德系列,似乎特別花了更多力氣去經營這個角色,並且在每一集裡不斷不斷的提出一些大哉問,不但考倒作者自己,也連帶讓身為讀者的我常常讀到一半,便將書放下不斷的自我省思,例如:清醒的一天又怎樣?不喝酒又怎樣?成功的一天又能怎樣?
「也許沒有捷徑,沒有方便之門。也許你必須勉強自己經歷痛苦。」他為這些大哉問,提供了這樣的建議。我得說這話真是說得入情入理。
而我老是被他這種幾近自虐似的自我辯證搞到夜深人靜時仍遲遲不能入眠,也因此我想導致我的睡前酒越喝越多(當然是bourbon whiskey囉),有一陣子交往過的女人恨死我這種一到半夜發現睡前酒沒了那種焦慮坐立難安的死樣子,或許這也是後來分手的原因?扯遠了,我想他的小說很適合在不能成眠的夜裡細細品嚐,當然,你得有夠多的波本威士忌才成。
作者簡介:(摘自臉譜出版社)
勞倫斯‧卜洛克(1938),當代美國偵探小說大師,1994年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The Grand Master Award)得主、三屆愛倫坡獎(Edgar Allen Poe Award)得主二屆馬爾他之鷹獎(Maltese Falcon Award)得主、四屆夏姆斯獎(Shamus Award)得主、一屆尼羅‧吳爾夫獎(Nero Wolfle Award)得主、卜洛克是美國當代偵探小說大師,他的小說不僅在美國備受推崇,還跨越大西洋,完全征服了自詡為偵探小說原鄉的歐洲。卜洛克生於紐約的水牛城,作品主要包括四個系列: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udder)系列:以一名戒酒無牌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為主角。雅賊(Burglar)系列:以一名中年小偷兼二手書店老闆柏尼‧羅登拔為主角。伊凡‧塔納(Even Tanner)系列:以一名韓戰期間遭砲擊從此睡不著覺的塔納為主。奇波‧哈里森(Chip Harrion)系列:以一名肥胖,不離開辦公室的自我陶醉私探奇波‧哈里森為主。卜洛克現居紐約,已婚,育有二女。
《酒店關門之後》
由三個發生在酒店的案件所編織而成,用一本書奢侈的來供應三宗謎題,卜洛克的慷慨還不只如此,事實上,他私心底下更清楚的注目是罪案所在的背景:酒店,和酒店中各色各樣滄桑的人們。
酒店及其人們,在卜洛克筆下,是最精準的紐約風情縮影,一如伍迪‧艾倫鏡頭底下的大紐約街景,做為一個生活於斯、思考於斯、寫作於斯、憂傷困頓於斯的老紐約,卜洛克滿懷眷念的記錄這個集華麗和罪惡於一身的世紀大城。
留言列表